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台灣的地史與「滄海桑田」的真正意義!

 其實,台灣的地史研究由來已久,即便對於各項演化過程的機制仍有一些疑惑,但整體的架構也在過去數十年來的許多學者的努力下,已大致底定,如今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搜尋到一些地質學者撰寫的圖書與文章,如師大陳培源老師的「台灣地質」一書、台大鄧屬予老師刊於地球科學園地的東北角的往日雲煙一文,以及非常科普化,在陳文山老師網站台灣的地史影片台灣島的大地架構等等。這些知識對於熱中地球科學的青年學子或許是一帖良劑,可以很快的知道台灣島的成因。但一般大眾在閱讀台灣島的地史之前,不妨先複習一下關於各項岩石、地層的知識,或許可以更輕鬆的了解台灣的地史與地層特性,增加我們探索大自然的背景知識與邏輯推理的合理性!

生生不息的岩石循環
最容易在我們身邊觀察到岩石形成的現象,就是沉積的作用,岩石經過風化會讓碎屑逐漸變小,經由河流、風力、海浪等不同的過程移至別處,最後會受重力影響而停留下來,在大規模的尺度中,這類沉積作用最初會以水平沉積為主,而隨著時間演進,越老的沉積物會被埋至深處,因此在沒有任何影響的情況下,地層應該是下老上新、水平的狀態為主。附帶一提,所謂的「化石」,大多也是會出現在沉積岩層中,生物的殘骸隨著沉積物一起被掩埋了。除此之外,沉積岩也是用來進行環境分析的重要指標,沉積岩可能會透露出水流的能量、方向、來源、氣候狀態、海平面高低…等等,簡單來說,就是「地表歷史」的紀錄。

第二種岩石形成現象是偶爾會發生,但有絕大多數是看不見的,就是火成岩,火山作用會造成岩漿噴出地表後再凝固、或是岩漿凝固的碎屑被拋的老遠,像是惱人的火山灰,會影響航班、造成空氣品質危害。當然還有些火成岩是直接在地下形成的,會有結晶、有時還能作為建材,這點大概一般人較容易能理解,就是岩石可融熔成岩漿,也會再凝固成石頭。

第三種就超級抽象,所有的作用都不在我們的眼前完成。原先已經存在的岩石,受到地質環境中高溫、高壓與流體的影響,在岩石仍保持固態的狀況下,其礦物排列情形可能會發生改變(例如:片狀礦物轉成垂直壓力的方向平躺),或者有些礦物結晶會增大、甚至轉換形成其他礦物(例如:本來是含水礦物,變成不含水礦物...所以玉、藍寶石這種只有變質作用下才可能形成的礦物,並不常見),這樣的過程就稱為變質作用,而原先的岩石就轉變形成「變質岩」;可以想見變質岩在(古今)板塊碰撞帶中最為常見。如果原本的岩石是含有化石的沉積岩,受到變質作用後,化石輕則發生變形、扭曲,嚴重點就面目全非、無法辨識。(註)


現今的台灣地質
回過頭來看台灣的地質圖,這是數十年來學者們的心血結晶,一般會將台灣分成5個主要長條的部分,依岩石性質來分的話,是海岸山脈的火成岩、脊樑山脈與雪山山脈的變質岩,接著是西部麓山帶和海岸平原的沉積岩。

台灣地質背景分區示意(摘自東北角的往日雲煙)


除了表面看到構造,台灣的底下其實還另有玄機,為於板塊交界的台灣,地震乃是家常便飯,而隨著板塊學說的建立與完備,配上地質與地震、地球物理的資料,也為台灣島今日的樣貌提供了解答。1986年法國學者Jacques Angelier提出了台灣的大地構造架構,在台灣的南邊與東北邊各存在一個隱沒帶,而中間的部分則以碰撞作用為主,雖然板塊撞過程的細節仍有部分爭議,但這個架構大致已成為學者們的共識,是綜合目前所有的資料後,較為合理的解答。當然,為了更接近真理,科學家仍努力不懈的在進行相關研究,像是2008PTT火紅的新竹地震新聞,就是在進行台灣地下構造探究的震測實驗,就是名為「台灣大地動力學國際合作研究計畫」(TAiwan Integrated GEodynamic Research, TAIGER的研究,要來了解台灣底下的構造(見台灣山根有多深,科學人雜誌)。
台灣的地體構造,修改自Angelier J. (1986)


台灣的地史簡述與現今出露岩層的年代
我們先從脊樑山脈談起,大概在這區塊中,有很多很老的變質岩,它是台灣本島最古老的岩石,為古生代晚期(約2億多年前)的產物,但因為經歷了上述的變質作用,而且還有兩次(另一次等一下會提到)!很難保有當時的化石,甚至連沉積的環境也不明,唯一大約50年前在台灣東部大理岩(變質岩)中找到的二疊紀(古生代末期)紡錘蟲(蜓科有孔蟲)、珊瑚化石。這是該大理岩中唯一的化石發現紀錄(註)
之後就是雪山山脈,當時台灣的西邊正變成張裂的環境,張裂形成的半地塹讓沉積物一直掉進去,然而這已經是新生代(6千萬年前~25百萬年前)之後的事了。接著海岸山脈的火成岩(也是新生代之後的產物),是像蘭嶼一般的火山島弧形成後,逐漸撞上台灣島(這件事發生在5百萬年前左右),讓剛才提到的脊樑山脈再被變質一次,也讓雪山山脈不止被抬升起來,也經歷了輕度的變質,多形成板岩、變質砂岩,在北部不用上山,東北角海岸的鼻頭角以南的地質多以雪山山脈地層為主,海邊就有了!
最後,西部麓山帶指的就是中央山脈以西,大多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部分。這些岩層雖然有時會傾斜、發生褶皺,但實際上沒受到什麼變質作用,以後會隨著碰撞向西傳遞的力量逐漸長高,然後會因風化作用移除上面較年輕的岩層,露出和雪山山脈、脊樑山脈一樣較老的岩層。
至於海岸平原區,代表的是完完全全沒有受到變形的地方,而其年代又十分年輕,基本上以人力能挖掘所及的岩石,頂多到新生代早期,目前所出露的岩石中,連個中生代指準礦物菊石都看不到了,要是看到古生代的化石,那就更匪疑所思了。但要是真的有看到,也請切記不要亂動它,先拍照記錄存證後,記得去找專業的來鑑定,說不定就會一舉登上Nature期刊之類的!
 
白堊紀以來台灣地史(摘自東北角的往日雲煙)

參考資料:
地球科學園地的東北角的往日雲煙

註:斜體文字部分由台大海洋研究所朱美妃助理教授提供建議。


究竟是科學大發現的神秘化石,還是撿到不知來由的標本?

近來一則新聞:三葉蟲化石,虎頭山現蹤。在各大媒體都有類似的報導篇章,也引起不少討論。有人說:台灣本來就是受板塊作用擠壓隆起的,古老的海洋生物三葉蟲當然也有可能在陸上找到;也有人說:台灣島的地史十分年輕,與三葉蟲扯不上關係;當然還有種說法:科學是隨時都會有新發現的!揪竟,這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謎團,又有什麼的悖論存在其中?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引用自維基百科三葉蟲條目的圖片,作者為Dlloyd,出產地點為中國湖南,體長2.3公分。

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化石,維基百科上說的「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跡變成的石頭」這句話是無誤的,跟一般生物死掉的殘骸不一樣之處在於,化石是被沉積物埋藏後,經過了成岩作用,大多時候性質都會因長時間的物理或化學作用而改變,只有外貌保留著。我們看到,只是和恐龍骨頭長的一模一樣的「石頭」,反過來說,埋在土裡,剛死亡的骨骸,我們也不會說它是化石。化石也不會只有動物的骨骼、外骨骼等堅硬部分會形成化石,植物也會成為化石,有時被置換成「矽化木」等石頭,而在地面上的印痕、移動的痕跡、甚至動物的「大便」都有可能會變成化石。

化石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我們可以知道過去的時候有哪些生物在這個世界上、而這些生物生長的年代、環境、氣候等資訊也能表露無疑。如果是現生生物的化石,我們就能比較環境的變遷,如果是與現生生物類似的生物,就可以用來研究演化的歷程,而如果是更久遠的生物,我們就可以將這些古生物與演化學研究追溯的更早。當然,有時會有一些化石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其存在地層的年代,但這往往不是化石本身能告訴我們的,而化石也從來不是一個最好的定年工具。

為什麼化石不能直接測定年代,其實從其成份與形成的過程來看就可以知道,化石已經經過了長時間的物理與化學作用,已非原始的生物組成成份,其成份應該是和周遭岩石一樣的,因此該測定的是化石所在岩層的年齡。一般都採用「放射性定年」來測定岩石的「絕對年代」,其原理就是利用岩石中某些元素的同位素產生放射性衰變來鑑定岩石形成年代,這種「放射性」當然和我們平常照射的x光、害怕的核電廠不太一樣,非常的微量、衰變也非常緩慢,以碳-14來說,它的半衰期有5730年,每過5730年,母元素就會少一半,所以到了5萬年後,母元素已經變得非常非常少,也就成了其定年的極限。不同的元素也會有不同的半衰期,像是從鈾衰變成鉛、鉀衰變成氬就可用來研究上億年的年代,只不過誤差也會變成是幾百萬年的等級。

雖然化石本身不能定年,但化石仍是建立地質年代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如果生物的分布範圍廣、生存時間短,且特徵明顯好認,如果經過絕對年代分析其出現的地層年代後,就可以用作定年之用,譬如我看到三葉蟲,大概就不逃離古生代的範圍,我看到菊石,就知道這個地層可能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這類的化石我們就會叫他「指準化石」。上述這兩種化石尺寸為一般肉眼可見,另外一種更好的指準化石,那就是海洋浮游生物「有孔蟲」,有孔蟲在地層的定年、環境的鑑定甚至應用在找尋石油等地質探索上有極大的貢獻。
顯微鏡下的有孔蟲照片,取自維基百科,原出處為USGS美國地質調查所。
只是,即使我們在利用指準化石來鑑定年代時,其主體是「地層」,而非探究化石本身,畢竟這些指準化石是已經知道其年代的物種,地質學者更感興趣的,是地層的位置、形態、上下邊界等資訊,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科學。所以平常在野外調查時,首要的任務是先辨認是否有「地層」存在,如果可以甚至先調閱相關的地質圖資料(不少教科書、地質調查所都會有),並且利用GPS定位、拍照、素描(因為素描可以描繪3D構造,且便於描述地層)等,如果有重要的岩石礦物、化石等物質,在敲下來之前還有兩件更重要的事:第一件事就是前述的拍照與記錄,唯有如此才能證明化石與礦物的採集處;而第二件事,則是「追蹤」,開始追尋該化石的地層,到底向何處延伸、甚至看上下層範圍,即使是有人為的建物阻擋,還是要一一標明。至於要不要敲下來帶回家,其實做完前述的工作,心理應該就有底了,而帶回家不是用作收藏,而是要作各種需要計量化的定年,多以放射性定年為主。通往過去的鑰匙不會只有一把,如果只出現一個證據,以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理應先懷疑那個證據的合理性,而非用單一證據來推翻前人心血的結晶。
或許你會著迷於地質鎚的威力和帥氣,但實際上,量測與記錄才是更重要的關鍵。
很可惜的是,由三葉蟲這個系列的報導我們僅能知道,化石是來自桃園虎頭山的某處,不知道處於原先認定何處的地層,更不知道是否為原先存在於本地,抑或是後來隨著外地來的建材、失落的標本等人為的因素造成。地質學家或古生物學家的工作,就如同偵探或刑警一般,需要綜合各種不同的資料來剖析,抽絲剝繭的找出最接近真相的答案。隨著沒有其它的紀錄下,單單被搬離案發現場的「屍體」,第一手訊息早已被破壞,現在再來討論各種可能性,只剩一堆看熱鬧的人你爭我吵,即使是專業的地質學教授,也只能依他所學的告訴你:台灣真的沒有這麼老的沉積岩層。因此,無論是哪一家媒體的報導,也只是變成以科普作為包裝紙,但由於科學事實早已隨化石離開現場而消逝,實質內容只是一般社會或綜合的新聞而已。

「現在是通往過去的一把鑰匙」是地質學之父赫登的經典名句,也是許多學習地球科學的人們耳熟能詳的句子,這句話甚至也被編進中學的教科書中。依現今的自然現象,搭配上出土的各種地質紀錄,可以帶領我們走進地球的歷史,一探過去,然而若是拿錯鑰匙開錯門,你通往的,可能只是臆測的野史,而非地球的真相。別以為科學就是「什麼都有可能」的無限上綱,回過頭來,我們更要先審視所有已知的理論,檢驗其正確性,這樣有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卻無視自己是因巨人才能看得如此遠。

關於台灣地史的簡略,您可以看這篇:台灣的地史與「滄海桑田」的真正意義!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地震波,可能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上個月底發生了今年全台「最有感覺」的一起地震,雖然並非今年度規模最大的地震,但對於大台北地區的振動仍是十分強烈的,無論是在泛科學的天天問,或者是BBS平台上的PTT地球科學板,都有人對於震央與震度的分布感到類似的疑惑:怎麼有些較遠的地方搖的特別大?

10/31瑞穗地震等震度圖,來自中央氣象局


平常我們對地震震央和各地震度的認知,多半是「越接近震央,震度越大,或搖晃的感覺越加明顯」,偶爾在台北或是西部平原帶感到十分強烈的晃動時,經常會有專家,或是記者引用專家的專有名詞:「盆地效應」或是「沖積層效應」,而這類效應最明顯處就是在台北盆地與西部平原區,而這個效應說穿了就是物理上的「共振」現象,共振現象就是指波在特定頻率下的波動會因介質的不同而讓波動放大。因此地震從堅硬的岩盤經過鬆軟的沖積層中,部分的頻率因共振而放大,而在台北盆地中,這個效應還因為盆地內的沉積物呈碗盆狀,因而有部分的地震波頻段被限制在盆地之中,使得震動更為劇烈。
圖片來自中央氣象局


好吧,或許這可以解釋,在這次地震來臨時,台北、桃園有比鄰近區域更大的震度,但還是有個奇妙的地方:我們看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時,為什麼鄰近震央的台東並沒有太大的振動,甚至緊臨瑞穗南方的玉里的震度也只有3,比起更遠的花蓮市、太魯閣都小得多,是觀測儀器有問題,還是不為人知的神秘現象?

其實,這又是一個進階問題…又得從地震到底怎麼來的談起。

就是將震源視為「地震錯動的起始點」,而震央則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所以我們如果將震源視為地震能量釋放最強烈的地方的話,那其實是「錯誤的」!雖然大多數的情況是如此,但是規模越大的地震越非如此,當然,等震度圖的分布,自然也就非同心圓式的分布,而是與「斷層的破裂方向」有關。

921集集地震等震度圖(中央氣象局)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談,其一是集集地震,從上面的等震度圖來看,地震的能量分布是以中間為主,然後分別向南向北延伸,造成這樣的分布原因有二:其一是車籠埔斷層分別從震源向北向南破裂,往北的多,往南的少,換個方式來說,就是拿兩串長短不同的鞭炮,長的向北,短的向南,能量就隨著破裂的方向同時釋放,當然也同時產生了地震波。第二則是斷層上下盤的搖晃程度會有不同(斷層上下盤解釋在此),集集地震為逆斷層,東邊是上盤,晃動的程度也較大。

2004蘇門答臘強震的震度分布(取自USGS網頁)

那麼,有沒有只從震央往其中一個方向破裂的例子呢?有的,就是發生在2004年蘇門答臘的世紀強震,上方是當時的震度分布,黑色框框處是當時地震發生時,伴隨著破裂的斷層。破裂面只有從震央向北延伸,所以震度較大的是北側而非南側,附帶一提,這次的破裂帶長達1200公里,整條的破裂時間長達500秒以上,可想而知造成的晃動有多可怕了!

10/31瑞穗地震地表加速度分布情形,吳逸民教授提供


回過頭來看這次1031地震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分布圖(感謝台大地質吳逸民教授提供,觀測儀器來自氣象局與吳老師團隊的p-alert觀測網),較大的震度一樣只有向北延伸,並且是西側大於東側,而根據氣象局發布的資料,斷層面解為向西傾的斷層,也就是說上盤是在西邊這側。而在117日,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與中央氣象局針對本次地震舉辦的討論會中,多數的學者也是傾向這樣的解釋,只是在學術方面,還有待一些時間待觀測與資料的整合研究。筆者在此僅利用初步的結果,解釋給好學不倦的朋友,至於斷層有無出露地表,我也是持保留的態度,主要是地震的規模不算大(多數規模6左右的地震少有地表露頭)加上深度超過10公里,大部分的錯動量難以傳遞至地表,或許又是一個盲斷層?

最後,來回顧一下10/31地震波怎麼傳遞的(地震參數參考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有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即時線上模擬地震服務製作展示)

1031瑞穗地震學術討論會投影片下載(請注意尊重版權)

延伸閱讀與網路資源:
集集大地震破裂行為,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撰文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我們離「預測地震」還有多遠?


10/31花蓮一起規模6.3強震,震憾全台,至今仍餘震四起,所幸並未造成嚴重傷亡。人們對於地震災害,一直總是處於被動的應對,想必不禁會有個疑問:對於地震的預測,我們仍然無能為力嗎?在花蓮地震過後,有部分媒體報導,在中國大陸湖北宜昌的民間預測單位,在10月29在微博提出警告,正好提及了「在10月30至11月7日間,在花蓮、台東或宜蘭其中一個地區,將會發生5.8級至6.5級的地震。」,真的是很準的令人「訝異」?(註:大陸方面表示的地震規模以「級」為單位,實際上,芮氏規模為一無單位實數,而在台灣,將「級」僅用於震度分級上,也不會有小數點,為免混淆,在此說明)
這個民間單位在微博上的帳號為「預報中心小號」,與一般我們常見的民間預測地震方式不同的地方是,非以人體感應、生物或FM訊號等方式來預測。仔細的看了該中心在微博上的發文,仍經常提到許多地球科學名詞,如板塊邊界、地震帶等等,而在地震的預測發文,也經常提及「群震」、「動物異常」、「電離層異常」,的確現在在進行地震前兆的研究,這些方式經常拿來被探討,此外還包括了地下水、地殼變形等監測,因此看起來該中心的方式「很科學」。
微博帳號:預報中心小號。微博截圖於20130103
不過,再多往前回顧一下其在微博發布的文章,也偶有誤報,而其預報的頻率約為每日一則,然而就USGS美國地質調查所統計資料,全世界每週動輒發生20~30甚至更多起規模4.5以上的地震,也就是說,多數的地震都沒被「預報」到,而在地震的震源深度,也並未在任何一次的預報中提及,而震源深度的重要性,在於它的致災程度,若是10/31的地震發生的深度在10公里以內,那麼災害程度與範圍勢必會大幅增加。因此,即使這些有被預報到的地震,不是偶然或巧合,但在實用性上,仍有待時間驗證,而這位朋友看來也在積極的尋求科學驗證。
實際上所謂的「實用地震預測」,應該包括了時間、地點、規模、深度,以及使用理論的可重覆驗證性。以目前的科技與科學發展,要完全做到上述的5點,實在是強人所難。尤其是可重覆驗證的理論,等同於我們要理解,從能量的累積到釋放,地底下斷層面上不同深度位置的岩石性質、摩擦力行為等等,才能夠精準的針對短時間尺度提出預測。以下簡單的介紹一些目前科學家認為可以作為預測的工具與前兆分析的研究:

大地測量地殼變形

根據野外地質調查與大地測量的紀錄,在大地震發生時,地殼會產生變動,而由全球的GPS定位測量結果,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陸地正不斷的移動著。而台灣正處於我們熟知的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邊界上,兩板塊以每年8公分的速率相互靠近,而這些移動累積的地殼變形,就累積在台灣島與鄰近的區域中。然而目前為止,地殼變形僅能作為能量估計。
大地測量地殼變形_維基共享資源_NASA

井水含氡量變化

前蘇聯的科學家,在加爾姆地區發現到水井中的含氡(Radon) 於地震前會增加,亦用以預測地震。而在許多次的大地震前亦有觀察到此種現象,而其理論依據,科學家認為是岩石受到強大壓力時,岩石內部產生許多小裂隙,而使得岩石更容易接觸到地下水,同時吸收了岩石中含有放射性的氡,直到地震發生後,氡的含量才會逐漸下降。
電離層出現異常
近年來科學家也開始注意到,電離層的電子含量會有異常的變化,而要觀測這樣的變化,由GPS地面接收端記錄衛星發射的電波訊號,進一步去反演電離層的電子含量。對於GPS而言,電離層的電子變化會影響定位的精確度,因此必須要先求得電子含量的變化來作修正。以目前的理論來嘗試解釋,可以說是地殼的變形間接影響到了350公里的高空電離層,但實際上的機制仍未明朗,國內主要研究此項的學者為中央大學的劉正彥教授,近年來也持續的進行相關研究。

大地震前的異常地震分布

在2011年的311地震發生後,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助理教授加藤愛太郎(Aitaro Kato)等人,主震之前的地震活動,發現了一些蜘絲馬跡,在主震的破裂區域發現了微震(規模2左右的無感地震)的「遷徒」活動,從2月份時緩慢移動了一次,接著在兩天前規模7.9的前震發生之後,又發現了一次遷徒現象,加藤的研究團隊認為這有可能是一種前兆訊息,並發表於2012年1月的《科學》期刊。與上述地下水含氡量的機制變化一樣,微小的地震代很的是岩石慢速、小規模的破裂,科學家認為可能這就是大的斷層破裂之前,累積到極限的變形行為。
日本311地震震前的「慢滑移」事件,分別在2月份與3月9日之後,微震的分布傳播分別以每日5公里與每日20公里的速度向南傳播。修改自Kato, et. al., 2012,此圖原發布於「小地震,大災難」文章。

大地震的再現週期

說到地震的「再現週期」,其實有兩種定義研究方式,第一種方式較為直覺,就是用地質的方式,以車籠埔斷層為例,從對車籠埔的斷層開挖研究,地質學家找到了五次的古地震事件記錄。分別為西元1999年、西元1650-1520年、西元1270-1160年、西元1060-1030年、西元570-400年、西元240-50年。這些錯動的規模都不輸921地震產生的錯動量,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推演未來車籠埔發生大地震可能約在西元2340±90年。(註:因此只能作為長期預測參考)
二千年以來車籠埔斷層古地震發生的時間,以及推估下次大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西元2340±90年。圖片來源:地震再現週期分析:簡介臺灣的古地震研究案例。


另一種方式則是以數學和物理的模型來解釋,經由上述提到的大地測量、地震隨時間、另空間上的變化,來估算斷層累積了多少能量,甚至可以結合地質上的紀錄來進行估算,然而地下構造的複雜,有如大氣的混沌性,我們僅能推估概率,還未能完美的驗證,以下圖為例,日本在311前並未估算到最大會發生到9.0等級的地震,而在中國大陸的汶川地震亦是如此,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們目前累積的地震資料與對地底下的認知還是太少。
本未來30年內震度概率分布,請注意等值圖非線性分布,概率大於30%的部分皆為紅色(修改自地震調查推進本部網頁公開資料)。原圖發布於「小地震,大災難」

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地震預報?」

雖然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地震預報目前還尚未有突破性的發展,甚至有科學家認為目前「地震預測是不可行的」。由於地震的分布隨機、地下的構造又渾沌 未知,加上各項地震預測的理論幾乎都是從虛無創造出來的,使得批判者很容易利用科學論證破除各種理論的缺陷。不過我們也毋需太過悲觀,即使地震預測相關的 研究進展緩慢,但上述的各項發現,也是科學家競競業業的努力成果
坊間有許多努力預測地震的民眾,以防災的觀點,雖然立意良善,但即使可行,我們還是會面臨到與氣象預報的準確度疑慮一樣的問題,甚至是更加棘手的問題。
首先是預報與防災應該怎麼結合。即使數值氣象預報已應用了數十年,現今的防災或地方單位還是難以直接利用氣象預報的結果進行決策。經常聽到:「颱風放假(不放假)是根據中央氣象局提到的資料決定。」但有時天氣狀況出現誤差時,氣象局就會受到責難。而就目前能預測地震的手段,誤差往往比颱風登陸路徑或侵襲時間還要大許多;當然我們一定也沒辦法接受,連續好幾天撒離家園附近,結果地震沒來的情況,萬一發布地區在旅遊名勝附近,要是出現誤差,當地的商家也會氣的跳腳。
另一個例子,就是在2009年L'Aquila附近發生大地震前,當時有一位科學家Giampaolo Giuliani發現地下水氡氣含量變化異常的現象,提出了大地震的警告。而後,當地也發生了前震,然而官員與國家委託研究的科學家並不認為這是個前兆,並召開了記者會告訴大家不要驚慌,不過在記者會中,官員隨著媒體起舞的輕浮的態度,讓民眾忽視了地震威脅。也因而在2012年底被處6的徒刑(原求刑4年),雖然地震無法預測,但這個判決其實並非針對無法預測的地震的缺失,而是輕忽災害威脅的官員,加上與大眾和媒體粗劣的發言讓民眾更加誤解導致。
義大利L'Aquila市政廳,在2009年震災之後。維基共享資源,用戶Insilvis創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授權
所以,在離預測地震還很遠的現今,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對這些我們視為「天然災害」的「自然現象」,該用什麼態度與災共生才更加實在吧!

延伸閱讀:

文中提及311地震前兆研究文獻:
A. Kato, K. Obara, T. Igarashi, H. Tsuruoka, S. Nakagawa, N. Hirata, Propagation of Slow Slip Leading Up to the 2011 Mw 9.0 Tohoku-Oki Earthquake, Science, vol335, 705(2012)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穿越的地震波,怎麼會轉性了?

最近在pansci天天問中看到一個提問:「科學家是如測量S波在內地核的波速?」這個問題並不是我第一次聽到,而地球科學課本上會提供大家P波與S波波速的變化圖。只是就我們所知道,外地核是液態,S波無法穿透,而內地核又會有S波的波速,既然無法穿透,那為何又再度出現呢?的確,就文字邏輯上的判斷,是不容易理解的。身為一個鍵盤地球科學家,是有必要來認真回答一下。

作者自繪示意圖

其實,要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最好先複習過往的國中理化,知道「波」的本質是什麼,就可以輕鬆的理解,為什麼S波會在內地核出現,而且還能知道S波傳遞的速度了。
P波與S波波速隨深度變化與地球的分層構造。圖片摘自維基百科,作者Brews ohareCreative Commons3.0授權


猶記國中地科,我們學過兩種機械波的傳遞方式,那時是用聲音來舉例,分別為「縱波」與「橫波」,當時是以聲波作為縱波的例子,而橫波則用繩波來舉例。而有一點更重要的附註是「介質不隨波動傳播」,也就是不管波怎麼傳遞,往前跑的只有能量,沒有任何物質;我在這邊大喊,你在那邊接收到的只有我發出聲音的能量,並不是我這邊的空氣分子。

同樣的道理,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遞時亦同時有P波和S波兩種,P波的傳遞方式類似聲波,S波則有點像是繩波一般,介質的運動和行進方向相垂直,這裡說的「介質」,其實就是你我腳下的地殼、岩石。
各種地震波的質點運動方式示意。圖片摘自中央氣象局地震百問

好的,接下來國中生們會上到的就是光的折射與反射,在此,無論是P波與S波,很幸運的和光線一樣,遵循著「司乃爾定律(Snell's Law)」,入射角與折射角的關係,和介質的折射率有關,而對地殼中的岩石來說,岩石的種類就會影響波的速度,在界面上也會發生折射的現象。無論是P波和S波,從低速層到高速層時,就會偏離法線,反之則會偏向法線,從地殼到地核,除了軟流圈和外地核之外,大致上是越往內部密度越大,而波速也隨之增加,在經過地球剖面的各種地震波的波線,也是會呈現弧形的折射結果。
司乃爾定律與多層折射的情形
接下來我們要一口氣切入問題的核心,從地函到外地核,一直到內地核,地震波究竟是怎麼樣傳播與變化的呢?


首先是從地函到外地核,一般會認為外地核為液態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S波在地函地核介面會完全反射,無法穿透。而另一個原因是因為P波經過外地核時,先偏向法線折射,因而造成在104度至140度間存在一個陰影區,記錄不到地震波。這是高中地科課本會寫到的內容,但課本上並未再深究另一個事實,也就是在外地核內地核介面上發生的「波相轉變」,P波在遇上各種不同的介面都會有一部分轉成SV波,然而在外地核內地核的邊界上,這個轉換波變的更加重要!


P波的陰影帶成因(圖片取自USGS http://earthquake.usgs.gov/learn/glossary/?termID=170&alpha=S)

「等等,怎麼突然冒出什麼SV波的?」想必大家一定會這麼問,在P波遇上不同物質介面的時候,如果不是以90度角直射,多少在介面上的質點都會產生與S波相同的運動行為,而這樣的S波,又會依其與介面的關係,分成垂直於介面的SV波,和平行於介面的SH波,其中SH波的質點運動在通過介面後不會有任何的變化,但SV波則會和P波在介面上發生質點互換的行為,造成會有P波轉SV波、SV波轉P波的現象。因此「理論上」,P波在進入內地核後,會有一小部分轉為SV波,而通過內地核的SV波,想要再回到外地核,也無法直接出去,唯有部分由SV轉換成P的波動再度被傳出去,最後再回到地表的測站,這樣特殊的波傳路徑,學術上以PKJKP(1)來命名其波相(3),然而從PSV再轉回P的能量衰減非常多,如何去量度與證明理論的正確性,仍然是地震學家們爭論的議題,從波動方程式與司乃爾定律上的推導,是可以證明這個波相存在,經由對大地震的分析,也有越來越多的資料能夠佐證(2)


P波轉換成SV波的示意



最後,與大家再分享一個觀念,目前的鑽井技術,了不起10公里出頭而已,因此至今我們還沒有技術了解地底下數百至數千公里的實際狀況,僅能透過地震波來推測構造,以觀測到的隕石成份、實驗室裡進行高溫高壓的實驗來探討地球的內部情況,像是地核是鐵鎳等組成的也是經由對隕石分析、地球質量的估算、行星的成因、地球磁場的形成的眾多間接的證據拼湊而成,像最初提問「如何測出內地核中S波波速?」也是經過觀察波相、地震波的分析,並用已知的地球組成加以模擬,而得到的結果,這之中只要有一些新的研究出現,就有可能會改寫已知的教科書內容,相信許多編委教授前輩,或是在教學現場的老師們在編寫或設計課程也十分辛苦,要把以上這些知識加入高中地課的教材中,或許比在此撰寫這篇文章還要難的多!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早期對PKJKP的相關文獻REVIEW
2PKJKP的觀察(by IRIS)
3:關於波相的命名(摘自「地球物理學概論」,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編印,1998)

震體波的傳播路徑可經由波線的方式來表示。若我們將穿過地球的波線加以分類,並給予每個波線一個適當的代碼,對應於每一類波線的體波即稱為一個波相(Wave phase),以該類對應之波線代碼命名。
    自震源往上傳遞的縱波和橫波,以p, s分別表示。在地函中往下而上傳遞的縱波和橫波分別以PS表示;在外核中的縱波以K表示;在內核中的縱波和橫波分別以IJ來表示;在地函和外核之邊界上之反射點,以c表示;在內核和外核之邊界上之反射點,以i表示。

地球內部的波徑名稱
地球物理學概論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編印, 1998
震央發生在地表的各種波相之走時圖
地球物理學概論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編印, 1998